•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生物制品 维生素k3 制药设备 医药新闻 厂家直销盐酸四环素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主编视角 >> 趣说英国药品监管 | 讲究的狮子(一)——无机化学

趣说英国药品监管 | 讲究的狮子(一)——无机化学

https://www.cphi.cn   2019-10-11 11:21 来源:CPhI制药在线 作者:基督山伯爵

关于英国药品监管的发展,其实和美国基本是一个套路,混乱的掺假到最后规范化的监管。在这里,我不想在详细描述整个发展过程,毕竟都是差不多,乏善可陈。只是想找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

       英国国徽

       写在前面:

       前面轰轰烈烈八篇连载的FDA(《趣说FDA | 蜕变的白头鹰(VIII)未来已来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另一段旅程。这次伯爵把目标瞄准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源头,现在是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的小兄弟:英国。

       关于英国药品监管的发展,其实和美国基本是一个套路,混乱的掺假到最后规范化的监管。在这里,我不想在详细描述整个发展过程,毕竟都是差不多,乏善可陈。只是想找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和各位说一下,也就是1868年的《药房法》The Pharmacy Act(又叫《毒 品药房法》),对比于其他国家的法案,这个法案本身没有什么特色,其核心也就是规定了从事配制和销售药品工作的资格,初步抑制了药、品掺假泛滥的状况。但是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这个法案改变了民事侵权领域里的举证原则,开启了从买主负责到卖主负责的转变,同时也是一个起点,表明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法律对于控制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更为有趣的是《药房法》的出台不仅仅是假药和假食品的原因,更有一个推手功不可没。这个推手就是鸦 片。所以这次的故事,咱们就从英国的食品和鸦 片开始。在讲英国时候,我会尽量提一下中国在相应的时间做什么。

       另外英格兰的国徽上有三只狮子,同时伯爵比较佩服的查理一世,外号叫做狮心王,所以,此次英国以狮子来代表!

       讲究的狮子(一)

       ——无机化学

       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药品也是一样的道理。自从古猿开始直立行走,就知道要植物或者矿物可以治疗疾病,之后的尼安德特人已经可以把天然植物做成简单的药物用于治疗有限的疾病。幸运的是,那时候没有经济行为以及财富概念,也就没有假药出现。伯爵想查一下,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例假药事件,很遗憾没有找到。只是看到公元一世纪,希腊外科医生裴德西斯·迪奥思科雷德斯( Pedanius Dioscorides)写了一本《药品集》,也许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本药典吧,应该也是第一本药品打假手册,上面记录1000多种药品的信息,也描述了40多种假药的制作方法。

       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也就是所谓中世纪,欧洲从西罗马帝国亡国到东罗马帝国亡国,而中国则经历了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在英国食品和医药行业发生的事情及其年代,对比的中国在差不多时间发生的故事,伯爵发现欧洲那些都不叫事,中国同时期做的事情,那才叫惊天动地。)中世纪的欧洲包括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是一片黑暗。不仅仅是政治文化以及科学工业,连制药行业也是没有法律条文规定。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英国的制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会,只是隶属于杂货商行会,而杂货商行会形成于1428年。我国明代宗朱祁钰时候。这哥们被急急忙忙推上皇帝位子,然后和于谦(不是说相声的那位)一起打败了瓦剌大军的进攻,也算是避免明朝变成第二个南宋吧。(看看,英国当时在成立杂货铺商会,我们国家在亡国灭种的边缘!)杂货商行会又源于胡椒粉商会,该商会形成于1189年,(咱们是南宋宋孝宗赵昚(shen第四声)时期,就是他给岳飞平反了,而且启用主战派,他本人人品业务能力也不错,号称“南渡第一帝”。)按照正常习惯,药品一般源自食品,药食同源么,但是在英国,药品源自调味品。腐国人就是讲究。

       伯爵查了一下英国胡椒粉行业商会,他们的主要业务是进口来自东方的料,之后发现有些料本身就是草药,于是又兼职进口一些草药。换句话说,最初在英国从事药品行业的就是倒买倒卖的一帮倒爷!但是不要小看这帮倒爷,更不要小看胡椒粉。当时欧洲不产胡椒,所以胡椒在欧洲被称为料之王。欧洲曾经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胡椒战争。胡椒在罗马人眼睛里是“天堂的种子”,是生长于龙看守的瀑布里面。胡椒从印度转到阿拉伯再买到欧洲,价格可以高达原产地的50-60倍。又贵又稀少,英国孤悬海外,资源更少。没办法,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喜欢的东西没钱买,怎么办,那就抢吧!于是,英国和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海上马车夫”荷兰进行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胡椒战争”。冲冠一怒为胡椒。伯爵小学里面有个同学外号叫胡椒粉,如果他看到这个,不知作何感想。不过这个也可以体现出胡椒粉商会在英国各个行业商会中的地位。当然,不仅仅是胡椒,来自东方的茶叶,咖啡豆以及糖,也有着和胡椒一样的地位。归根到底,因为西欧不产这些,英国飘在海外,更加没有这些东西。写到这里长叹一声,我们给英国送过去的是什么?丝绸,茶叶,糖,甚至还有武大郎牌炊饼(别笑,这个下文细讲!),结果人家给我们什么?鸦 片!

       英国这个国家很类似于东亚的日本,都是一个岛国,如果把欧亚大陆看做一个大锅,英国和日本两个岛国就是这个大锅的两个耳朵。岛国心态就是危机和敏感。有危机感,这个国家就要想着扩张,比如英国玩着命去殖民,日本就更不用说了(日本会在以后单独写)。而敏感就决定这个国家特别讲究(装逼),哪怕连喝口水都有讲究,比如

       • 咖啡怎么喝

       • 白糖怎么放,关于糖在欧洲的地位,下一章和各位介绍一下,方便喜欢喝咖啡和英式红茶的同学们以后实践(装逼)一下

       • 白葡萄酒吃什么饼干:别笑,伯爵看自己的自传《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就看到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喝白葡萄酒时(只能是白葡萄酒),必须吃小饼干,而且还要就着大 麻 精一起吃。这种场面,就是喝酒吸毒外加吃儿童零食小脆饼干,画面太美!

       • 茶叶怎么煮:对的,英国人喝茶是煮的,不是泡,而且最开始是煮了茶,不喝茶水,直接倒了,然后吃茶叶!

       各位可以想象,现在西方的礼仪规矩是不是英国那里出来的?而茶道现在这么流行,是不是也都是从日本吹出来的?虽然中国在宋朝就开始玩这些东西了。但是也就是我们玩玩,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传出去。

       话题聊远了,再回到英国。

       英国人民讲究生活品质,但品质是需要物质基础。于是全英国觉得有点不对劲: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装逼)需求和并没怎么增长的物质生产力以及购买力有个巨大矛盾。对的,英国人民很穷,不是一般的穷。中世纪经常出现教士饿死的现象,中世纪是宗教独裁的时代,而作为宗教的教士都难免饿死几个,可想而知普通民众的生活。但是为了满足大家的虚荣心,底层人民开始尝试着用现有的手头材料,自己山寨来自东方商品。于是作假开始了,一开始还是人民群众自己关起门来折腾一下,但是这个行为被商会发现了,英国商人们也加入了造假大军,一场全民造假开始了!各位还记得写FDA时候,美国假药假食品的故事么,相比于英国,简直是小学生一样。英国全国上下,包括爱德华国王,理查德国王,乔治国王,维多利亚女王,这些著名的政治家参与到假货横行的运动中,大家都乐此不疲,因为满足了自己欧洲上流社会的**面貌么。

       伯爵看了很多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的发展,在初期都是行业造假,发展路径是一样的,但是最佩服的就是英国造假,应该颁发杰出造假奖。举几个例子:

       茶叶:

       英国人特别爱喝中国茶,但是鸦 片战争以前,满清闭关锁国,英国人哪怕拿着一船白银都换不到几箱茶叶,但是茶叶是英国的刚需,同时茶叶从中国到英国,价格从几先令直接变成十几英镑,利润高达上百倍。于是英国人开始造假。英国有一种灌木叫做黑刺李,黑刺李的叶子和茶叶很像,把它们薅下来,烘焙以后就出现褶皱,再炒糊一点,就和茶叶一模一样。于是这些东西进入了伦敦茶叶市场,价格和真的茶叶一样,但是煮完以后,味道有点奇怪。不过没关系,哪怕知道是假的,也要把它弄成真的,有一阵子,全英国认为黑刺李的味道才是真茶叶,而中国漂洋过海来的那些东西是假货!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以至于后来,实在盖不住了,英国人又称为黑刺李叶子可以代替茶叶作为一种饮品,黑刺李的果子可以作为干果食用,黑刺李的枝干很坚硬可以做拐杖。反正就是我们没有造假,我们这个东西浑身都是宝,茶树做不到的,我们英国本土的植物都能做到!以至于现在维基百科上,黑刺李也是一种能泡水引用的植物,谎言说了100遍,也就是真理了。Whatever,只是我很想知道,当时那些英国的贵妇们得知自己每天喝的玩样就是自己路边草丛里脏兮兮的植物,会是什么表情。

       咖啡:

       别看现在英式咖啡那么多花样,什么Espresso,Cappuccino,Flat White,Café Latter之类的,当时英国的咖啡在欧洲叫做“有颜色的苦水”,除了苦,没啥味道,包括咖啡应该有的味也没有。因为杂货铺的咖啡豆是豌豆,豌豆也够忙的,一方面要打僵尸,一方面要冒充咖啡。英国人把豌豆烤焦,裂开了,就是咖啡了。冲出来的“咖啡”也就是除了黑,就剩下焦苦味了。所以当时在英国喝咖啡就是“一肚子苦水”!

       其实这个东西如果让当时的中国来弄,估计四五岁的小孩都会折腾,而且不用那么麻烦。拿点黄莲煮水,然后水里滴几滴墨汁,调调色。苦味伴随着墨汁的清和黄莲的植物,又可以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黄莲的功效哦),不要胜过英国的豌豆汤百倍啊!说不定这个又能上维基百科呢!

       胡椒:

       料之王终于登场了。胡椒粉造假很简单,先搞一点真胡椒粉(搞点儿真的胡椒粉,胡椒味这么浓而且可辨性强,不能像假茶叶那样瞒天过海);然后把胡椒粉撒到地上;再把这些胡椒粉从地上扫起来,嗯,胡椒粉变多了!反复做几遍,一块钱的胡椒,就能卖出好几块了!只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撒到地上再扫起来呢,直接在地上扫点灰尘,然后装到胡椒粉瓶子里摇匀就OK啦。

       然而腐国人也不都是脑残,吃胡椒时候大家都发现是自己口味越来越重了吗,没有啊,那为啥吃一块肉撒的胡椒量好像越来越多了,于是开始怀疑做胡椒粉的掺假。出于对胡椒粉的不信任,大家开始买推崇买罐装胡椒粒,然后现磨出胡椒粉。可是,道高一英尺,魔高一英里,造假者的新工艺也出来了:搞一些压榨亚麻籽剩下的油饼;掺一点胡椒和辣椒进去提味;再掺土;最后把这种粉撺成胡椒粒大小的球……据当时的业内人士介绍,一罐胡椒粒里一般也会加几粒真胡椒,真胡椒粒的比例大概是16%。对于这种工艺我表示五体投地,这个不就是湿法制粒工艺么!

       上面这些造假,对于人体来说也无所谓,毕竟当时英国人的生活环境可不是现在这么干净。19世纪前,英国人一年洗一次澡,从贵族到百姓身上,头发里没几个虱子,都不好意和人打招呼。街上脏乱差以至于爱德华国王禁止把猪放养在马路上,泰晤士河上面的死尸和垃圾比现在印度的恒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造假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健康绿色食品。

       所以各位看英剧,什么唐顿庄园,傲慢与偏见之类,就可以想一下那些名媛贵妇们拿一个洁白的杯子喝着路边植物的叶子煮的水,或者喝着焦豌豆汤,是不是很有喜感。

       在这里关于中世纪欧洲人的卫生情况,可以再举个例子,也从侧面看出当时英国的医药情况。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348 – 1351年三年的大瘟疫:黑死病。当时三个月内带走了欧洲6200万人的生命,英国全国人口少了58%。如果没有黑死病,可能欧洲的文艺复兴会提前一个世纪吧。现在对于黑死病的分析还有很多种,伯爵认为比较可信的是蒙古铁骑带来的。十四世纪蒙古人横扫欧洲,结果带过去了一些外来鼠种,而当时欧洲教会力量横行,大家忙着烧死女巫(这个如果有时间,可以独立开一篇,与药品无关的小故事,讲讲欧洲烧女巫的事情),而女巫有随身三宝呀:扫帚,黑猫,高帽子。于是欧洲所有的猫也造了劫难,当蒙古老鼠来到欧洲发现,没有天敌,自然大量繁衍;再加上欧洲当时的卫生情况对于老鼠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作为回报,老鼠们就把6200万欧洲人送去了天堂。。。当时的治疗,欧洲人最喜欢用的就是放血疗法,没有药物啊,只能放血。手臂拉条口子,哗啦哗啦的流血,如果还不行,就把患者打晕了锯腿!据说,美国国父华盛顿就是被放血疗法放死的。顺便看看中国在干嘛,欧洲鼠疫肆虐时候,中国也是黄河泛滥,民不聊生啊。不过1348 – 1351年有个和尚在每天思考去哪里找吃的,要不要继续去干老本行,去要饭呢。两年后,1353年,这个和尚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开始造元朝的反,并且改名朱元璋!

       上面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基于上述这些“良性”造假,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金属调色:

       在19世纪前,其实世界的化学中心是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英国的强项在物理和数学,毕竟有牛顿,胡克这些大牛。但是这并不妨碍英国民间对化学孜孜不倦的追求。虽然不懂化学理论,但是对化学实践很有一套。特别是无机化学:比如对于一些已经不新鲜的绿色蔬菜,在煮熟的过程中,加入醋酸和铜币,可以让蔬菜变成漂亮的蓝绿色。醋酸铜染色,这个方法来自于英国的《女性宝典》。我一直认为那些以《妇女之友》,《女性宝典》,《小红书》命名的刊物,其目的就是为了坑害妇女同胞。果然,当时英国的主妇们听从《女性宝典》,用这个方法给黄瓜上色,真的是“老黄瓜涂绿漆——装嫩”。吃了这些嫩黄瓜的妇女,毫不犹豫的就去见上帝了。

       铜在元素周期表上另一个兄弟:汞,也毫不逊色。对于一些红色包衣的食品,直接就朱砂(硫化汞)上色。英国儿童年纪轻轻就开始服用硫化汞。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也是一个朱砂产品的爱好者,朱砂炼丹,而且这个朱砂丹还只能特供皇帝,叫做御用金丹!不知道嘉靖皇帝知道在西方欧亚大陆的另一个尽头,那里的奸商们在拿御用金丹的原料给儿童糖丸上色,不知会作何感想。

       而炼丹的另一个材料,铅,自然也不甘示弱。四氧化三铅,中国古代成为红丸(红丹),这玩样直接在明朝造成了大名鼎鼎的“红丸案”,直接让明朝泰昌皇帝朱常洛去找他祖先朱元璋了。现在这个红丸用来给奶制品上色。当时一份民间小报说,一位绅士说奶酪有问题,但是奸商死活不承认,于是绅士当场就拿自己做临床试验,吃下一份奶酪,随后当着奸商的面几乎把胆汁都吐出来。另外还有人在场让一只猫吃奶酪,那只猫差点没被毒死。奸商才承认自己的奶酪有问题。因此可以看到,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很重要呀,什么都需要数据和试验说话。

       以白为贵:

       中世纪时候的欧洲都是以白为贵,越白越贵。无论对于人还是物品,白色代表了高贵,这个和老外现在喜欢古铜色完全相反。当时欧洲对于白色的追逐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各个贵妇为了让自己的皮肤看起来雪白,每天固定服用一定量的砒 霜,使自己处于砷中毒的状态,从而使皮肤呈现白里泛青那种感觉,因为长时间服用砒 霜,会导致皮肤变薄变脆,这样皮下血管就会很明显,于是名媛贵妇们用铅笔或者石墨碳棒在自己手臂,下巴还有两腮沿着血管画出淡淡的血管,以表示自己血管是青蓝色,从而证明自己是蓝血人,贵族呀。想想在我国宋朝,老婆要毒死老公,一般都是端着一碗砒 霜,笑眯眯的说:“大郎,该喝药了!”在英国,老公都是拿着一小瓶砒 霜,笑眯眯的说:“媳妇,该美白了!”

       其实对于服用砒 霜,我国从西晋到明朝(多巧,就是中世纪的时间段)很多上层名流,甚至皇帝都在用。西晋哀帝司马丕,王羲之,竹林七贤都服用一种“五石散”,这里面就是砒 霜,据说控制剂量就可以使人强健体魄,而且浑身发热。所以在西晋,哪怕是大冬天,也可以看到有人裸奔,这是真的,史书有记载。而明朝老司机王阳明,心学创始人,也是一辈子吃砒 霜,用于治疗自己的肺结核。不过他最后还真不是死于肺结核,但是王阳明的脸色青白,消瘦,死后尸体发黑,其实就是砒 霜中毒的迹象。写到这里伯爵就想,其实无论什么民族,什么人种,什么国家,作死的套路,也都是差不多。

       不仅对于肤色如此,对于食物也是这样,马 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过英国最广泛的造假:面包漂白。利用明矾只做面包,这样的面包有金黄脆的外皮和雪白松软的内质,而且吃此类面包的英国人可以不用刷牙,因为明矾对于牙齿都有漂白功能,但是明矾又会造成消化道疾病,其中的铝会导致骨质流失,所以那时候英国的微笑就是一口洁白而层次不齐的牙齿。

       甚至更加有趣的是,英伦三岛的一些绅士到了欧洲大陆,把这些习惯带到了欧洲,比如当时还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其实就是现在德国国土上200多个大公国纷纷效仿。这个在以后写德国时候会涉及到。当时英国这种无机化学的食物把欧洲大陆活活成啥样呢?据说从中国传过去的果酒酿造,羊肉烹饪甚至是大郎的炊饼和汤饼(PS:宋朝的炊饼其实类似于现在的馒头,不是烧饼;而汤饼就是现在的刀削面,只不过面条尺寸比较宽,有点类似于面疙瘩)都变成了上层贵族宴会时候的食物。所以一直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欧洲都大肆蔓延着“中吹”(中国吹捧论)其中包括了黑格尔,马戛尔尼。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是中国的食物。不过话又说话来,哪怕不去讨论无机化学,其实他们贵族的宴会也没什么吃的,看看《冰与火之歌》的小说(不是电视追剧啊,是小说),那些贵族也就吃个烤苹果,或者猪和鸡肚子里塞满了料去烤,这个技术在几千年前的埃及甚至更远的巴比伦就有了,一直到中世纪欧洲人的饮食习惯都没有改变,心思都用到无机化学上去了。   

       按照美国药品发展的逻辑,现在应该出现几个正义感爆棚的英雄式人物,在首相或者皇室的授权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英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协会社团的国家。这个多少也能理解,中国香港动不动就是某某社团铜锣湾扛把子,和它曾经的殖民国一脉传承。

       对比于美国牛仔的行为风格,英国绅士一向有板有眼,所以仅仅一点有毒的食品就要出台所谓的《毒 品药房法》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请上我们这次故事的主角,全球毒 品的祖师爷,晚清人民的老朋友——鸦 片同志。我们来看看,不仅仅是中国,连讲究的英国自己是怎么被鸦 片差点坑死的。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英国 药品监管 无机化学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