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绿叶制药 人参皂苷rh2价格 苯酐 维生素D3系列 单氰胺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研究与发展 >> 世界帕金森日特辑——知“帕”不怕,了解它才是第一步!

世界帕金森日特辑——知“帕”不怕,了解它才是第一步!

https://www.cphi.cn   2024-04-22 10:39 来源:药渡 作者:乌枣

文坛巨匠巴金、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数学家陈景润、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如果让大家找出这四位各自领域的大家彼此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估计您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

       文坛巨匠巴金、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数学家陈景润、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如果让大家找出这四位各自领域的大家彼此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估计您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

       答案就是——他们都身患被人们称为“沉默杀手”的帕金森病。

       1984年,年仅42岁的阿里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1983年,51岁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被诊断患帕金森病。其实除了上述几位外,一代伟人邓小平终也因在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离开人世。

       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James Parkinson)的生日。

       本文将从临床症状、治疗手段、新药靶点等方面介绍帕金森病,给读者一个深入了解的机会,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实际上它并非只有“手抖”这么简单……

       01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也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PD患病人数达600多万,其中大部分是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4%~5%,衰老正逐渐成为PD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绝大多数PD是散发性的,仅有5%~10%的属于家族遗传。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如α-synuclein,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RRK2),DJ-1,PTEN诱导的激酶1(PINK1),Parkin等可能是导致PD发生的直接因素。

       同时患有风湿病病史,创伤性脑损伤史,锰等工业重金属污染,摄入铁过多,神经毒素,饮食结构不合理、肥胖等因素,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PD的发生发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2030年全球将有900-1000万帕金森病患者,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几乎占到全球PD患病人数的一半。

       02

       临床症状

       PD的临床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是PD最 先被描述的经典表现,也是PD临床诊断标准的核心,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到肢体运动功能。

       表1.帕金森病临床症状

帕金森病临床症状

       03

       临床治疗

       药物治疗:虽然仅是针对性的症状控制,尚不能控制疾病发展,但药物治疗目前仍是PD治疗中的重点。常用的药物包括拟多巴胺类药和抗胆碱药。前者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儿茶酚-O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MAOBI)等,它们一方面可以体内补充多巴胺的含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多巴胺的降解,从而维持多巴胺的正常水平;后者包括苯海索、东莨菪碱等,通过拮抗相对过高的胆碱能神经功能起作用。复方左旋多巴目前被认为是补充外源性多巴胺、控制PD病情最 佳的治疗药物,但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疗效会逐渐降低,出现中枢性和周围性不良反应。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强直、震颤效果较好,对运动迟缓的治疗效果较差,常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且不良反应较多[1][2]。

       外科治疗: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因其相对无创、安全性高和可调控性的优点而作为临床手术治疗PD的优先选择。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常作为治疗刺激靶点。DBS用于治疗多巴胺依赖性运动症状非常有益,与药物治疗相比,DBS对一些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和波动方面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对除震颤外的多巴胺抵抗症状反应较差。DBS也存在一些弊端,除了手术并发症,DBS可能会导致认知和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及语言功能障碍。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存在于胚胎和成人细胞中,是人体的非特化细胞,具有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主要有两个来源:从胚泡的内细胞团中分离出的胚胎干细胞(ESCs),以及各种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NSCs)、间充质干细胞(MSCs)或通过重编程从成人体细胞获得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 PSCs)和来自化学激活的人类孤雌生殖干细胞(h PSCs)。这些干细胞都有被用来治疗PD,通过诱导可衍生成多巴胺能神经元,补充损伤部位的多巴胺,支配纹状体神经元,恢复运动功能并改善非运动症状[3]。

       04

       新药靶点

       2004年,Paisan-Ruiz等人研究发现,LRRK2基因突变对神经元有毒性作用,LRRK2过度激活会导致溶酶体失调,进而导致α-synuclein的积累和神经元的破坏,与PD高度相关[4]。此后,关于LRRK2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一靶点也被冠以PD药研中“明日之星”的称号。

       LRRK2是一种大小为280 kDa的多区域多功能、广泛表达的大分子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富含于早期内小体、溶酶体、突触小泡及质膜。因其分布广泛,LRRK2在囊泡运输、自噬、溶酶体和线粒体功能、神经传递以及免疫和小胶质细胞反应等细胞功能中发挥作用。LRRK2突变体带来的高激酶活性与PD一系列神经病理特征相关,包括α-synuclein异常沉积、磷酸化Tau蛋白的积累、TDP-43的聚集、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多巴胺神经递质传递和活性受损、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等[5]。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研靶向LRRK2的药物约52种,暂无产品获批,涉及的类型包括小分子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疗法、PROTAC等,表2罗列部分已进入临床I期的在研新药。

       表2.临床I期靶向LRRK2在研新药

临床I期靶向LRRK2在研新药

       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新药开发成功率极低,临床失败率高达97.3%。虽然LRRK2靶点在研新药众多,但前景并不明朗,曾经其中进展最快,备受期待的DNL151目前已停止临床试验。

       2023年6月5日,渤健宣布终止与Denali Therapeutics共同推进DNL151的III临床实验。DNL151作为一种减缓PD进展的潜在first-in-class口服疗法,在早期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结果。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PD患者数量正在逐年递增,亟需更有效的PD创新药物。近几年,随着生物基础研究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症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相信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与新药研发,会给PD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也终将可以啃下这块“硬骨头”。

如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帕金森 靶点 LRRK2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