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供应商
  • CAS号
  • 采购
  • 资讯
  • 会展活动

热搜关键词: 氯化钾价格 试剂瓶 青霉素 硝苯地平缓释片价格 酒石酸泰乐菌素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主编视角 >> 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https://www.cphi.cn   2023-11-06 14:13 来源:CPHI制药在线 作者:小泥沙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隐匿,潜在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为SLE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靶向药物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效果明显、代谢快、特异性高等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隐匿,潜在发病率和病死率高,SLE 患者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SLE的重要依据是自身抗体的产生。目前SLE 的临床治疗多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由于这些药物特异性差,长期使用会伴随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为SLE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靶向药物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效果明显、代谢快、特异性高等特点。

       SLE的抗炎治疗

       糖皮质激素(GC)是 SLE 患者的临床治疗一线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结缔组织水平的提升,并且能够调控组胺物质水平,抗炎和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使得患者的病态症状得到有效改善。GC还存在稳定溶酶体膜,改善休克等作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但该类药物往往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消化系统并发症、库欣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在SLE的治疗上,通常根据疾病是否初发、病情轻重、是否合并感染、肾 脏病理类型以及是否合并肾功能损害或血液系统危象等因素,来调整GC的剂量、种类和使用疗程。激素治疗可分为诱导缓解期、维持期及复发治疗3个阶段。大量的GC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在诱导缓解期使用,维持期则逐渐减量直至最小治疗剂量,一旦病情复发,依患者情况增加到合适剂量,待病情稳定后再缓慢减量。GC的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SLE患者的存活率。

       SLE 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剂是风湿疾病治疗的一类常用药物,其通过抑制机体异常免疫表达来控制体内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减轻组织免疫损伤,从而达到降低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提高疗效。该类药物治疗机制包括:清除致敏淋巴细胞、清除机体异常免疫反应中的淋巴细胞、清除非特异炎症中的非淋巴样细胞和抑制残存的淋巴样细胞的功能。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AZA)、霉酸酚酯(MMF)、甲氨蝶呤(MTX)、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羟氯喹(HCQ)和中药雷公藤多苷等。

       ①环磷酰胺(CTX)。CTX是双功能烷化剂及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影响DNA和RNA的功能,对S期作用显著,从而干扰 DNA 合成而产生细胞毒作用。CTX 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强力作用于B细胞,也对T 细胞有毒 性作用,同时有抑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其对SLE的治疗特别是LN有良好疗效,但烷化剂存在骨髓抑制、感染、性腺抑制或增加肿瘤风险等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的 CTX 治疗正在逐步被 GC和 CTX 联合使用或序贯使用免疫抑制剂所替代。

       ②硫唑嘌呤(AZA)。AZA 是嘌呤类似物,其代谢产物巯嘌呤能干扰嘌呤合成,并有细胞毒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核酸的生物合成,从而阻止参与免疫识别和免疫放大的细胞的增生;其次向DNA 链内掺入硫代嘌呤类似物可导致 DNA 破坏。临床上 AZA 大多用于轻中型SLE患者,以减少GC的使用剂量,也用于LN中CTX 的替代治疗。AZA 对 LN 患者在临床缓解,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疗效显著。

       ③霉酸酚酯(MMF)。MMF可抑制嘌呤从头合成途径,但不影响补救途径的嘌呤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活化,抑制生成 T 细胞、B 细胞及抗体,减少血小板破坏,其独特的免疫抑制作用使其不发生骨髓和性腺抑制,有较高安全性。MMF 还针对糖蛋白的转化起到抑制作用,能使 T 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力下降,还有减少巨噬细胞的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作用。研究认为 MMF 可减少沉积于肾 脏的免疫复合物,对减轻肾 脏损害有一定缓解作用。

       ④甲氨蝶呤(MTX)。MTX作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阻碍嘌呤正常合成,从而影响胸腺嘧啶合成,其作用于细胞分裂的 S 期,抑制 DNA 的生物合成,并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但临床研究发现,MTX还有免疫介导的药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者发生骨髓抑制,可并发感染甚至死亡,患者用药安全性较差。

       ⑤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CNI包括环孢素和他克莫司。CNI 主要抑制T淋巴细胞钙调磷酸酶,通过抑制活化T细胞核因子与 DNA 结合从而抑制白细胞介素 IL-2 的表达。IL-2 对 T细胞存活和分化起关键作用,CNI 通过降低 IL-2 表达而抑制 T 细胞功能。因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具有选择性,故CNI 并无骨髓和性腺抑制作用。他克莫司对LN的疗效不劣于MMF,而联合小剂量激素和MMF 治疗 LN 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脉冲方案。欧洲SLE 治疗指南推荐对严重肾病综合征或疗效不佳的LN,可加用小剂量CNI。

       ⑥羟氯喹(HCQ)。HCQ是临床治疗常用的抗疟药,常与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它的药理机制包括抗炎和免疫调节。多伦多SLE 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疾病的前5年,超过60%的时间使用抗疟药治疗可减少SLE发病次数,降低损伤累积范围和GC累积用量。HCQ 引起的碱化可导致溶酶体的膨胀和空泡化,进而抑制了溶酶体功能,包括酶的释放、受体再循环、质膜修复、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代谢。这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是由免疫抑制、抗炎、抗凝、光保护等机制介导的,通过免疫调节有助于维持代谢平衡、保护脏器、改善SLE 活动性及降低病死率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建议GC联合 HCQ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将激素剂量调整至相对安全剂量以下的患者应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⑦雷公藤多苷。雷公藤多苷是抗炎免疫调节的中药提取物,可阻断5-羟色胺、组胺、前列腺素 E2产生,从而抑制炎性反应,阻断炎性介质的级联反应,还可抑制 IL-2 产生及其受体效应,诱导已活化淋巴细胞凋亡,对 SLE 炎性反应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免疫调节方面,雷公藤多苷还能直接抑制亢进的 B 细胞功能,达到辅助治疗 SLE,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靶向药物

       近年来,随着医药研究突飞猛进,各种靶向药物相继出现,主要包含两大类,分别为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其主要机制包括抑制B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阻断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等。靶向药物可以作用于特定的病变部位,通过增加目标局部的药物浓度来减轻药物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毒 性作用,也提高了治疗的特异性。

       ①靶向B淋巴细胞

       贝利木单抗已于2011年获得 FDA 和欧洲药品监管局(EMA)正式批准,成为首 个获批用于SLE 治疗的靶向药物。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AFF)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样细胞因子,支持 B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存和分化。贝利木单抗的作用靶点是与其有较高亲和力的BAFF,药物的结合将影响BAFF作用于B细胞表面上的受体,抑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血清中自身抗体的生成。研究表明,贝利木单抗可明显减缓 SLE 的疾病活动度,减少泼尼松和GC的用量,但长期服用此药有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利妥昔单抗(RTX)是一种选择性靶向B细胞特异性表面分子CD20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CD20是一种局限于B细胞谱系的细胞表面蛋白,它首先在骨髓中的早期前B细胞阶段表达,并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持续存在,直到最终分化为浆细胞RTX治疗SLE 可以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来诱导细胞凋亡,B细胞的不断消耗,自身免疫对机体的损伤不断减弱。因CD20不在造血干细胞、正常浆细胞和其他正常的组织中出现,所以RTX可有效避免广泛的免疫抑制,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尽管缺乏试验证据,但许多观察性研究显示了RTX在治疗难治性LN和严重非肾性SLE方面的疗效。

       Anifrolumab是一种在研的针对 Ⅰ 型干扰素(IFN)受体亚基1的人单克隆抗体,SLE 患者体内 Ⅰ 型IFN基因标志升高明显,而Ⅰ 型IFN是参与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因此,Anifrolumab可通过阻断所有Ⅰ型IFN的活性,用于SLE 的治疗。目前,该单抗药物处于治疗SLE关键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Anifrolumab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包括呼吸道感染、鼻咽炎、输液相关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病例数低于安慰组,还有GC减量情况和皮肤病的严重程度均优于服用安慰剂。

       ②靶向T淋巴细胞

       阿巴西普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它是由一种白细胞分化抗原CTLA-4和细胞外结构融合的免疫球蛋白IgG1的Fc区组成的融合蛋白,可通过中断 CD80/CD86与CD28的相互作用来调节T细胞共刺激分子。阿巴西普可阻断信号通路,使得T细胞不能被激活。虽然阿巴西普对 SLE 治疗的临床试验并未得到阳性结果,抗 CD40L单克隆抗体在 SLE 的Ⅱ期临床试验中也显示无效,但从阿巴西普治疗SLE患者的安全性来看,在难治性病例中,此药可视为一种备用选择。

       ③靶向细胞因子

       西伐木单抗(Sifalimumab)是一种人源性抗IFN-α抗体,最近一项Ⅱb期临床试验表明,Sifalimumab在中度至重度活动性SLE 患者中具有抑制IFN基因表达的作用,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关节损伤得以缓解。除干扰素α外,其他细胞因子也在SLE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12可促进T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 1 ( helper T cell-1 Th1) 分化,而IL-23 则促进Th17分化,针对IL-12/IL-23的乌司奴单克隆抗体在SLE的Ⅱ期临床研究取得了阳性结果。另有研究发现,不阻断细胞因子而直接给予细胞因子也可用于治疗 SLE,如最近报道小剂量 IL-2 能提高调节性 T 细胞比例而治疗SLE。

       ④靶向细胞内信号通路

       Ⅰ型干扰素在SLE 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JAK /STAT 信号传导通路是Ⅰ型干扰素的主要信号通路,所以阻断 JAK /STAT 通路即可阻断Ⅰ型干扰素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JAK /STAT 通路在LN 驻留肾 脏 T 细胞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JAK抑制剂托法替布能抑制此类 T 细胞功能,减轻蛋白尿和肾损害。目前已有多种JAK 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能否用于治疗 SLE 的证据尚不足。巴瑞替尼在SLE 的Ⅱ期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好疗效,而Ⅲ期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小规模观察性研究发现托法替布对SLE 患者的皮疹和关节炎具有一定疗效。脾 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能显著减轻狼疮小鼠皮肤和肾 脏病变。

       参考资料

       [1]郭佳,李祥,张理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用药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05):525-528.

       [2]柴富,王春芳.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0):1423-1427.

       [3]杨念生.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治疗发展趋势[J].协和医学杂志,2020,11(03):247-251.

       作者简介:小泥沙,食品科技工作者,食品科学硕士,现就职于国内某大型药物研发公司,从事营养食品的开发与研究。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靶向药
市场动态更多 >>
主编视角更多 >>
热门标签更多

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Kelly.Xiao@imsinoexpo.com 021-3339229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355号城开国际大厦7-8楼 200030

CPHI 网上贸易平台: CPHI.cn| Pharmasources.com| CPHI-Online.com
客服热线:  86-400 610 1188 (周一至周五 9: 00-18: 00)